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非意味怖:淺論精神獵奇與蒙太奇


前言:何謂蒙太奇(Montage)?



接著,我們來談談意外性在恐怖作品中的價值。

首先請大家看看下面這段影片:



這是一個經典的心理錯覺實驗,
一般被用來說明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。

用最簡單的方式說,
所謂蒙太奇,就是透過刻意的內容編排,
使讀者(觀眾)產生代入感。

而蒙太奇的基礎,
建立在觀眾和作者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共識。


以 Kuleshov 實驗來說,
觀眾之所以認為在男人正在感到悲傷,
原因即是觀眾會因為死去的女孩感到悲傷。

之所以認為男子感到飢餓,
原因即是觀眾可以理解"飢餓"這種情感。

被誘導的人並非男子演員,
(他可能甚至沒看到不同的那三幕)
而是在螢幕前的觀眾。

如果 Kuleshov 實驗撥放給不知飢寒的外星人看,
因為讀者與作者間缺乏共識,
肯定無法達到蒙太奇的效果。

因此,讀者具有先入為主的某些觀念,
是蒙太奇能夠生效的必要元素。

而精神獵奇,其實就是一種蒙太奇。

一、「這怎麼可能!」-恐怖的根源

回到【母與子】一文,
本文最降 San 值的部分當然是最後一段母親的自白,
漠然的表情說出令人髮指的發言,
搭配幾幕前男主角慷慨激昂的溫馨發言,
在最後一幕整個爆發開來,十分傑出。



有趣的地方來了:
為什麼讀者看到母親的發言會覺得恐怖呢?

諸君大概各有各的原因,
但所有原因可以總歸成一類話:

「這怎麼可能!」或是「怎麼會這樣!」等等。

我們可以反過來問:

如果不是這樣,那應該要怎樣呢?

我們原本可能以為這是個母慈子孝的故事,
結果卻沒有,一開始看起來是個王八蛋的媽媽,
到最後竟然真的是個王八蛋!!

故事的進程超出預期,
有別於讀者原先的設想,於是讀者就受到打擊了。

打擊與隨之而來的恐怖感,來自意外性,
化成語言,就是:「這怎麼可能?」

作者巧妙誘導讀者產生"母慈子孝故事"錯覺的技巧,
就是一種蒙太奇。

二、「說是一物即不中」-蒙太奇魔法

我們再想深入一點。

除了讀者與作者的共識外,
蒙太奇還有個更重要的條件:


"不說破"


回到 Kuleshov 實驗,
男子出現三次都是面無表情。

若他臉上帶著笑容,
觀眾對他的反應解讀就會完全不同。

接在女孩後面的微笑男人:
可能是看著女兒睡覺的父親。

接在女孩後面的嚴肅男人:
可能為了女孩死去而悲傷。

技法上來說,兩者都是蒙太奇,
但是前者的誘導顯然比後者強烈許多;
毋寧說是太過強烈了。

在前者的狀況下,
觀眾根本沒辦法用自己的情感"代入"男人的心情。
(因為男人的表情已經明顯表態)

如此一來,前者這種蒙太奇便殊少心理魔術,
純粹只是運鏡加上演技而已。

所謂優秀的蒙太奇必須不說破,其意即在當中。

蒙太奇是作者與讀者雙方共識互動下的結果,
讀者之所以對作品有某種預期,並非作者的功勞。
而是讀者本身即懷抱了某些成見,
自然對作品走向產生預期。

作者的責任在於巧妙地埋設意外性,
在關鍵時刻炸開,讓讀者感受到意外與恐懼。

一旦試圖"解釋"、而非"感受"作品本身時,
作品的蒙太奇魔法就會立刻消失,
成為一則乖謬無趣的普通故事。

諸君曾有向人解釋一則笑話的經驗嗎?

結果好笑嗎?

其理亦然。

結語、既非風動,亦非幡動,仁者心動

回到最初的主題:
精神獵奇與蒙太奇。

由合理性的平衡帶出意外性,
再由意外性帶出誘導式的蒙太奇,
達到的最終目標便是:精神獵奇。

一則故事到底哪裡獵奇?
並不取決於故事本身,
而是決定於說故事的人、與聽故事的人。

以一則短文作結:

一名女人和十個男人漂流到一個荒島上。

一個月後,女人自殺了,
因為她覺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噁心了。

再過一個月,他們決定把她埋了,
因為他們覺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噁心了。

再過一個月,他們決定把她挖出來,
因為他們覺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噁心了。

再過一個月,上帝把那個女的復活了,
因為他覺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噁心了。



獵奇嗎?不獵奇嗎?





系列作品:





沒有留言 :